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4-03-16 17:06:34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方法、姿势、态度、意志、行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迫切需要。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好习惯能使意志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受益终身。反之,坏习惯徒费时间,学习效率低,贻害一生。可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不良习惯,需要重新认识,并予纠正。为了解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探索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对各年级段的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

三、调查对象

为调查反映全面,课题组确定低年级二年级和高年级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xxx人。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课题组研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小学生一般学习习惯调查表》,除此还责成课题组骨干成员分学科制定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学习习惯调查表,抽取四、六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本报告主要着重分析一般学习习惯。

五、调查内容

课前预习、课前准备、课上听讲、思考提问、合作交流、完成作业、自习早读、使用学具、书写、上网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调查表反馈的数据进行统计。

调查表共分15个项目,四个等级:A、B、c、d,A级为表现最好,其他三个依次降低。

(二)对统计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课题组成员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研讨,达成如下共识。

1.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被重视和逐渐形成。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及三维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入,能在日常教学中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制定具体措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领导重视,校长曾多次在学校例会、教师座谈、学生会上强调培养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影响人生,性格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注重强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听说读写习惯,规范用尺习惯,良好书写习惯等多次进行宣讲和强调。学校也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教育,如: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墙报、红领巾广播、班队会等。组织各种竞赛与评比,如: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选,作业展览、书法比赛等。倡导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并经常组织教师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并利用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活动等学习与交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识。

(2)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能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较重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并能贯彻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对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及时沟通,经常提醒。课堂上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探究乐趣。树立榜样,通过名人故事、身边的人和事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重大的。

(3)小学生正在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或正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规范用尺、控制上网、合作学习、作业书写等方面AB级比率达到90%以上,反映出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都比较重视对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对一些显性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2.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注意力精神不集中,课堂听讲效率偏低。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仅听讲一项,c级比率达到30%,c级标准为:开始听讲认真,过一会就不专心了。这可以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走思。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读,并经常督促,这些都反映出小学生记忆力持久性差,干事专注的习惯需重点培养。

(2) 书写不规范,作业质量应提高。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书写一项符合c级标准的高达35%,反映出部分学生不按要求用笔(学校规定三年级以上书写要求用钢笔),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且书写欠工整。作业完成一项选c的为28% ,还有3%选的为d级,可以看出学生作业时较马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有抄袭作业的极其不好的习惯。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很少。

(3)缺乏自主学习,缺少学习内驱力。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学生自觉预习、复习的比率很低,A选项平均为19.5%,上自习的效率低下,还有5%的学生不会上自习。这些数据都反映出现在的学生缺少学习动力,不会自主学习,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没有养成。

从调查数据统计表可以反映:不会独立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为20%。善思善问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良好习惯,它是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被动机械疲劳无趣的学习,根本不会独立思考与主动学习,就等待着老师讲解、辅导或问同学或看教辅资料,分析文章回答问题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见解,做数学题目方法单一,生搬硬套,稍有变化便迷惑不解,遇到很小的困难,便会止步,缺少探索精神,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善思善问的良好习惯。

3.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 ……此处隐藏2244个字……xx年10月。

对象与范围:西安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至八班,每班随机抽取十名学生及家长,部分教师。

2.调查方法

问卷法:学生问卷、家长问卷。

观察法:随堂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测试情况。

访谈法: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交谈。

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

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是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实际行为,其中包括学生数学学习状态,课业负担状况,学生自查习惯的实际情况,家长在督促学生学习方面的行为与方式,以及教师对于学生自查习惯的理解和定位等等。

二、学生自查习惯现状分析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周密调查,走访了一线的数学教师,与部分学生和家长进行交谈,随机发放80份家长问卷,80份学生问卷,并全部收回,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自查现状令人担忧。

1、忙于学习,无暇思考,动力欠缺。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充沛的精力是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保障。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只有16.25%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80%的学生都需要老师或家长的一些督促和帮助,还有3.75%的学生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催促下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失去了督促和检查则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仍然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97.5%的学生经常会参加课外活动或学习,仅有2.5%的学生没有参加课外学习和辅导。我们来算一笔账,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学生在校时间按5小时计算(不包括学生校内外托管时间),一周为25小时。据调查高年级学生在校外学习时间通常在10小时以上,我们按10小时计算,则学生一周在校内外上课时间长达35小时,相当于一周7天,每天都是工作日。学生的在校作业时间按每日一小时计算,课外作业时间通常也为5小时,再加上每日读英语至少15分钟,共计约12小时。这样学生一周内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时间总计约为47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三分之一。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通常不得少于十小时,约占一周时间的二分之一。那么学生还剩的六分之一时间在干什么呢?吃饭、洗漱、准备、上学、放学……学生基本处在忙于应付所有学习任务的状态,在这一状态长久的影响下,致使学生们无暇思考:“我为什么而学?”“我该怎样学?”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

2、重视成绩,轻视引导,氛围欠缺。

从学校教学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理念中,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如何利用日常练习、作业、测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关注不够。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过于关注题目的答案本身,对于学生出错的其它客观或主观因素(例如:环境、心理、情绪、行为习惯等等,其中也包括学生自查习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隐性的学习力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在社会因素和家庭期望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渴望考取理想的中学,为孩子营造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所以成绩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杆。在课改和教育导向的正确引导下,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逐步被扭转,但成绩依然是学生学习评定的硬指标。为此家长们努力实现自身的最优化,打造孩子的最佳化。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于学习严格把关,往往将作业检查的任务,甚至测试反思大包大揽,出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指导。表面上,当日问题当下解决,但长此以往,形成了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成为的做作业的机器,计算的工具,不愿自查,只是坐等家长的评判,而这使得家长们也骑虎难下,也叫苦不迭。

据调查经常监督检查学生每日作业情况的家长占调查总数的83.75% ,在测试后为孩子查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高达90%,而在家长眼中学生具有日常自查习惯的仅占调查总数的13.7%。过于关注成绩,轻视对学生的自查引导,学生们缺少自查的氛围。

3、流于形式,难成实效,方法欠缺。

学生在学习中为了快速完成学习任务,留给自己更多“自由”的时间,他们急于完成学习任务往往忽略自查这一环节。在课堂练习中,只有答案不同才会思考错因。在交作业后,见到老师批改的错号才会找自己解决问题的误区,缺乏自查意识。因此,在考场上,总有些学生答完题无所事事,折纸、画画、玩尺子。多数同学的检查可以用一个“看”来概括状态,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所以然,任时间从身边滑过。尽管有一些验算的同学,与其说是在验算不如说是二次计算,自查方法明显欠缺。

据调查,学生具有数学预习习惯的占调查总数的40%,学习后及时复习的占11.25%,能自觉自查的占27.5%,单元学习后,测试后自查的学生分别占22.5%、46.5%。学生自查意识淡漠,自查方法单一,很难实现有效自查,就不能经历自查过程,体验自查优势,难以形成自查形成的良性循环,提高数学素养。

三、解决学生自查现状的对策。

由于一方面,时下常见的做法是教师布置完作业,总不忘要求学生让家长检查签字,这样既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削弱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淡化了他们心中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面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由于对作业失去了热情,往往是只要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不愿关心作业完成的质量,更不愿去反思从作业中得到什么启示。再就是,在数学检测中因为不会进行自查,任时间匆匆流逝,而学生无所事事。针对学生自查习惯缺失这一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作以尝试:

1、引导自查,领略自查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查,反思和小结有效的自查方法。当然教师在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和练习的量,课堂的承载量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练习中的某一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归结自查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通过观察板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查方法并加以归结,看图形特征,想面积公式,验计算结果,对单位是否一致。

2、家校沟通,营造自查氛围。

在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关于作业自查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呈现的形态是学生草草检查流于形式,家长检查才是实质。在学生自查时家长更有甚者在孩子旁边不断提示,指指点点,造成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而学生本存的一丁点儿自查自信也被家长的一声怒斥和好心指点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家长,相信老师。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家长及时反馈学生的自查成果,教师定期在家长中给予方法上的引导和孩子自查成果的展示,排除家长的困惑,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营造自查氛围。

3、及时鼓励,体验自查效应

无论是课堂练习中,还是在作业中,教师都应作一位善于观察的引路人,发现学生自查行为应及时肯定,对于学生收获自查成果,教师更应大力表扬,引导学生去浮躁,静思考,运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细心自查,让“正能量”扩散开来,使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习惯和自查习惯相辅相成,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感受自查的带来的良性效应,促进自查方法的呈现多样化,自查技巧的提升快速化,以及自查习惯的养成常态化。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